服务热线

137 7521 5656
网站导航
新闻资讯
当前位置: 主页 > 新闻资讯

贵阳贵安“四型”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卓有成效

时间:2023-12-21 10:57:25 点击次数:

  日前,走进黎平县尚重镇盖宝村,悠扬婉转的侗歌打破了深山村寨的静谧,掩映在山间的木楼古朴别致。

  原生态的民族风貌是盖宝村的特色。如何依托传统资源优势,助力乡村振兴?

  “建强支部,包联到户,网格兴村,村美民富。”盖宝村党支部书记吴学才一语中的。

  要发展好传统村落旅游产业,首先要建好和美乡村。然而,盖宝村内巷道、房前屋后杂物乱堆乱放、生活垃圾随意倾倒等问题突出。

  为切实解决问题,今年盖宝村构建了“党建网格+”模式,将全村416户划分为8个网格,将30余名党员、村民推选成为网格员,包联到户。

  实践中,党员、网格员带头,引导村民投入乡村环境治理,落实“门前三包”,对进村主干道、沟渠池塘等重点区域进行集中整治,对生活垃圾、杂物杂草进行全面清理,推动乡村由“脏、乱、差”向“洁、净、美”提升转变。

  不仅如此,每名网格员还在遍访村民时,做民情走访记录,填写民情台账,在每半月召开的民情分析会上,聚焦村民的急难愁盼,提出解决办法。

  “没有产业支撑,集体经济薄弱,村里办事处处受限!”网格员入户走访中收到不少群众这样反映。

  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,盖宝村“两委”立足本地香禾糯和紫米的传统种植优势,建糍粑加工厂。村民大会上签订种植和产销协议时,村民却犹豫不决。

  “大家到底有什么顾虑呢?”

  吴学才和网格员在走访村民时耐心地询问原因。

  “卖不出去怎么办?”“没有技术很难发展。”……在全村走访一遍,村民问题很多,顾虑也不少。

  针对村民的疑惑,在当月民情分析会上,吴学才和网格员们商量认为:“耳听不如目睹。”

  接着,村里组织15名村民代表到村里新成立的贵州三牯科技有限公司参观学习。

  “经过参观后我发现,公司产销体系完善,生产设备齐全,还有专业人员培训技术。”村民吴朝科参观回来后,很快就签了字。

  如今,吴朝科就在新建的糍粑加工厂工作。

  “我家今年种了4亩香禾糯和2亩紫米,一亩大概能卖5000多元。现加工厂建成,我们在这儿干活,不用外出务工,一天下来也有100多元的收入。”吴朝科说。

  在吴朝科的影响下,村民纷纷加入到村里的糍粑加工产业中来。

  今年以来,盖宝村依托多网融合,推动党员干部包联到户,解决村民反映的各类问题80余个。

电话:0519-81880123     81880456     手机:13775215656 李总

地址:常州市钟楼区怀德南路218号

 苏ICP备11056618号-25